80歲老太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
在中國,兩億老人正在被互聯網拋棄。
11月23日,湖北一老人冒雨交醫保,沒想到卻熱臉貼在冷屁股上。
工作人員告訴她:這里不收現金,要么告訴親戚交,要么自己下載一個支付寶在手機上交。
老年人連字都看不清,你叫她用支付寶?開什么國際玩笑!
很明顯,80歲的老太太一臉茫然,佝僂著身軀,怔怔地坐在那里,仿佛被這個時代拋棄了。
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相信絕大部分人看待這件事都止不住憤怒,但我要告訴各位一個殘酷的事實:老太太的遭遇絕不是個例!
今年8月份,一位老人沒有智能手機,掃不了綠碼。司機拒絕開車,導致乘客對老人群起攻之:
“為老不尊!”
“下去吧!快點的!”
“這么多人指劃你,你不難受?”
……
最后,警察趕過來,將老人強制帶下了車。
整個過程,老人沒有做錯任何事情,難道僅僅是因為不用智能手機就不配坐公交車?
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疫情特殊時期。
事實上,疫情只是加速了老年化問題的到來。
疫情爆發前,安徽宿遷一位大爺不知道怎么用手機購票,跑了6趟火車站,急得給工作人員下跪磕頭。
說起拒收現金,始作俑者就是阿里巴巴。
早在2017年,為了普及支付寶,阿里在盒馬推行無現金支付,導致大量老人無法買單。
央媽氣得差點罵娘:無現金社會也要守規矩!
毫無疑問,種種怪象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正在面臨一個殘酷現實——出不了門,坐不了車,進不了店,看不了病……
老年人的生活,陷入了一條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2
國務院連夜放大招!
“老人冒雨交醫保被拒”事件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11月24日,國務院緊急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一腳急剎車,將老年人接入了互聯網。
這份通知到底有多接地氣?
我們趕緊來劃重點!
第一,改進健康碼制度
疫情期間,綠色健康碼是全國唯一通行證,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連門都出不了。
現在,國務院規定“健康碼”不再是唯一憑證,各地必須為老年人辦理紙質通行證明,見“證”如見“碼”。
第二,老年人公共交通
地鐵、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在推推行移動支付、掃碼乘車的同時,必須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等乘車方式。
第三,老年人醫療
前段時間,很多醫院必須手機下載APP,預約掛號。
老人來看病,注冊時好不容易填寫完一個界面,馬上又跳出另一個界面,最后被繞暈回家了。
移動互聯網對老年人最大的傷害莫過于此。
現在,國務院規定醫院必須提供現場號源,保留掛號、繳費的人工服務窗口,為老年人提供看病指導。
第四,老年人支付
人民幣是國家唯一法定貨幣,《通知》明確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零售、餐飲、商場等消費場所,必須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
第五,老年人政務
社保、民政、電信、郵政、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必須保留線下辦理渠道,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第六,互聯網適老化改造
什么是適老齡化改造?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目前的手機應用絕大部分只適用于年輕人,字體小、界面復雜、操作麻煩,老年人連個新聞都看不了。
根據國務院規定,各大互聯網巨頭應該提供適合老年人使用的APP,比如字體放大,操作提示音,甚至是語音輔助。
03
警惕西方社會達爾文主義!
讓我難以忍受的是,很多人把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歸咎于不學習,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是的,這個快速奔跑的時代沒有錯,但是過度鼓吹優勝劣汰,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這種人卻是非蠢即壞。
有商業價值的群體,捧上高臺;沒有商業價值的群體,棄如草芥。
這是一種病,是金錢高于一切的癌癥。
我們千萬不能被帶偏!
我們的社會,應該是更注重公平的社會,更具溫情的社會,而不全是冷冰冰的商業。
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才是衡量一個文明的標準。
正如《人民日報》所說:有一天,我們也終將老去。
到那一天,我們身體退化、力不從心,也就變成了弱勢群體。
大家可能不知道,人類從39歲大腦運力達到高峰,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衰老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60歲以后,很多人會患上老花眼,動態視覺減弱,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記憶力下降、對外界反應遲鈍等等問題成普遍現象。
具體到智能手機使用上,那就是:
1、字體太小,看不清手機上的文字;
2、聲音太小,無法接到電話和信息通知;
3、操作流程復雜,頁面切換不回來;
4、沒辦法區分彈窗廣告和消息通知;
5、手寫輸入的鍵盤太小,輸入不便;
6、經常被廣告帶偏,甚至稀里糊涂就被騙錢了。
……
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到了這一天,還能玩得轉互聯網嗎?
中國5000年文明,無論是儒家的“仁義”,道家的“上善若水”,還是墨家的“兼愛、非攻”,從來沒有淘汰弱者的說法,只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
這正是東方文明的和諧之精髓。
如果任由西方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泛濫,鼓吹恃強凌弱,造成強者才能生存,弱者必須淘汰的冰冷社會,那么我們老了以后就是末日。
所幸,國家一腳急剎車,穩住了互聯網的基本盤,那就是公平、關懷和安全。
今年國慶期間,江蘇無錫被夸上了熱搜。
他們在車站、公共場地為老人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有專人對接沒有微信、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
細微之處,體現出社會巨大的人文關懷,解決了老年人的燃眉之急。
這才是有愛的社會,最值得的人間。
最后,請那些互聯網巨頭們記?。嚎萍际菫槿祟惙盏?,而不是在新一代與舊一代中做選擇題。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