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9日,由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主辦的2021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會議重磅發布了2021年度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項目案例及《產學合作教育研究》內刊首刊,西安交大獲3項優秀項目案例,位居全國高校并列第三,2篇論文獲登內刊首刊(2022年1期),在論文第一支持單位中位居全國高校并列第一。
西安交大物理學院張沛“光學主題科學探索與實踐創新平臺建設”、電氣學院原曉楠“基于SIGLENT函數/任意波形發生器及數字示波器的電路基礎實驗開發”、實踐教學中心陳立斌“依托電子信息學科交叉實踐平臺,探索產學協同的電子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驗平臺建設及長效運行機制”等3項案例入選,其中,張沛教授應邀在2021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進行優秀項目案例展示。本批優秀項目案例遴選由高校推薦、企業審核,共計申報488項,最終經教育部項目專家組評審,確定了來自94所高校、72家企業的124項案例為優秀項目案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項目案例旨在展示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優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鼓勵更多高校和企業深入探索產學合作新模式、研究產學合作新機制、拓展產學合作新領域,進一步擴大和提升項目影響力,使項目成果惠及更大范圍。
大會同時發布了《產學合作教育研究》創刊號,西安交大鄭慶華副校長、王贊社教授等的2篇論文在該刊物上發表。《產學合作教育研究》是國內首家聚焦高校和企業合作進行協同育人的內部刊物,以季刊形式發布,由教育部指導、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主辦。《產學合作教育研究》以“關注產業需求、服務產教融合、推動協同育人、促進四鏈銜接”為辦刊宗旨,堅持緊跟國家產教融合重大舉措、對接高校和企業產教融合熱點、服務指導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通過不斷加強項目宣傳、精心組織項目申報、簡化優化工作流程、規范項目過程管理等方式,2014年以來西安交大累計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16項,獲批項目數連續數次位列C9高校第一,為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撐。實踐教學中心將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法,打造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支撐,優秀項目案例和論文為示范,實踐教學中心統籌管理,各學院齊抓共管,企業、科研院所等校外機構深度參與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工作機制,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建立適應實驗實踐教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的創新育人機制,吸引、整合政府、領軍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投資機構等社會各界優質教育資源,助推各學院與企業共同制定培養目標、開發優質課程體系、設計教材、組織教學團隊、共建實踐平臺,構建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激發和互惠模式,助力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形成主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驗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教育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工程院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 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新方式,聯合國內外知名企業推出的新型人才培養項目,旨在深化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匯聚企業資源,以企業立項、企業資助等形式支持高校開展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建設等,支持大學生開展與企業合作的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有助于發揮企業先進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優勢,以產業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附:西安交大3項優秀項目案例簡介
案例1:光學主題科學探索與實踐創新平臺建設
項目類型: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
項目批次:2019年第二批
項目負責人: 張沛
所在單位:物理學院
合作企業: 大恒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學院與大恒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揮各自優勢,以產學合作發展為契機,以校企協同育人為牽引,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多維度的交流融通,雙方建立起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取得了協同培養育人基地、光電教儀校企聯合開發中心、陜西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光學探索館)等重要建設成就。構建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多元一體的協同培養模式,為教育教學、實訓實踐、科研創新、科普宣傳、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撐,真正實現了“校企合作、產學雙贏”。
協同育人項目以物理學和前沿光電技術交叉為特色,校企雙師共建教育資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側重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創新能力,為加快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范本,賦能實踐教育高質量發展。
案例2:基于SIGLENT函數/任意波形發生器及數字示波器的電路基礎實驗開發
項目類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
項目批次:2018年第二批
項目負責人: 原曉楠
所在單位:電氣工程學院
合作企業: 深圳市鼎陽科技股有限公司
該項目與深圳市鼎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工科優勢及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積極投身于加快培養新興領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的改革等工科教育重要任務中。以SIGLENT函數/任意波形發生器、數字示波器、直流穩壓源等實驗教學儀器為平臺,積極應對時代挑戰、主動謀劃,深化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加強基礎電子實驗課程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從專業需求和課程建設入手,基于電工電子技術實驗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在實驗課程文字教材的基礎上,建立了微課資源建設體系,錄制了“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微課”,豐富了實驗教學資源,形成了多元化實驗課程;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了以教師講解與示范為主,“實驗微課”等新媒體教學為輔的混合教學模式,通過在相關專業的成功試點,驗證了混合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方面行之有效,打開了實踐教學育人體系新局面,落實了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目前,項目研究成果已在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及部分兄弟院校進行推廣,對于高等學校基礎實驗課程建設的內涵式發展和學生的自主、持續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案例3:依托電子信息學科交叉實踐平臺,探索產學協同的電子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驗平臺建設及長效運行機制
項目類型: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
項目批次:2018年第二批
項目負責人:陳立斌
所在單位:實踐教學中心(工程坊)
合作企業:德州儀器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電子信息學科交叉實踐平臺是西安交通大學面向全校、本研貫通的創新型實踐平臺。西安交通大學實踐教學中心與德州儀器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聚焦產業實際需求和新工科建設要求,依托該平臺展開了全面的人才合作培養,探索產學協同的電子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驗平臺建設及長效運行機制,取得了較好的協同育人效果。
項目合作雙方以培養當代社會亟需的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協同構建了“興趣引領-技能鞏固-工程實踐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多層次、遞進式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產教融合打造了電子信息學科交叉創新平臺;建設了校企“雙主體”育人的師資教學隊伍;形成了以企業實際問題和創新訓練項目為驅動的實踐項目活動和競賽活動。項目服務于面向科技與產業前沿領域、產教融合培養具有領軍潛質的電子信息類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有效支撐了西安交通大學四螺旋實踐育人生態體系的重構與探索。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