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近日發布《2022年杭州兒童友好10條》,從母嬰設施建設、交通出行、普惠托育、友好公園建設、校外實踐基地拓展和困境兒童服務等十方面,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杭州方案”路徑。杭州將兒童友好城市創建納入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大框架之中,聚焦“兒童友好”“兒童優先”,提出了不少務實創新的舉措,守護新時代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關愛兒童就是在守護城市發展的未來。“兒童友好城市”在1996年第二屆聯合國人類居住大會上被首次提出,旨在把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兒童權利整合在一起,保障兒童的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和參與權。評判城市是不是“兒童友好城市”,孩子是“最佳裁判”。現在,許多城市都提出“從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以確保城市建設能夠增進孩子們的便利和幸福感。但是,“從一米高度看城市”不僅僅是指大人要彎下腰來從孩子的視角看城市,還包括讓孩子們自己來觀察和評價城市。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孩子們的夢想期望、奇思妙想,同樣是靈感之源、活力之源。杭州提出支持兒童參與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推動建立兒童議事會(廳),今年,每個區、縣(市)都要培育建立10個以上兒童議事組織。從看到孩子的需求到傾聽孩子的聲音,從保障兒童安全到培育兒童的主人翁意識、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潛能被激活,城市發展的未來也被點亮。
對兒童的態度,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不論是優化中小學、幼兒園交通出入口、校園周邊步行線路規劃和人行設施,還是實施錢塘江綠化帶適兒化改造,對兒童的關心和愛護就藏在一些用心的細節和舉手投足的習慣之間,城市發展的溫度也蘊含其中。一座對兒童越來越友好的城市必定是一座更溫暖、更包容、更具韌性的城市。
打造兒童友好城市是名副其實的長遠之策。比如,要吸引各類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兒童友好城市就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此外,要打造一個“生育友好型”的社會,要以打造一個“兒童友好城市”的社會為基礎,讓孩子成長得到更多的公共服務,提升人的尊嚴和福祉,從而破解不敢生、不愿生難題。可見,加快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要過程,也是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過程。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策、服務、設施、環境等方方面面,既是家長和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課題。確立目標,本身就是實現目標的第一步,以精細化、人性化的執行推動落實,才能讓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為兒童福利,那樣,“兒童友好之城”的實現就不會遙遠。
一個看重兒童發展權益的城市,一定會被賦予更溫柔的色彩。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