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2月11日訊(編輯 李紅暉)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疊加多重政策驅動,作為重要支撐基礎設施的充電樁發展也十分迅速,市場空間也在逐漸打開。
日前,“中國充電聯盟”微信公眾號公布了今年1月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的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建設速度也明顯加快。
具體來看,今年1月比去年12月公共充電樁增加4.1萬臺,1月同比增長56.1%,樁車增量比為1:2。從2022年2月到2023年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5.5萬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政策驅動催生千億市場
盡管充電樁行業在前期受政策與補貼驅動,建設進程加快,但近年來,樁車比依然維持在1:3上下。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擴容,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也成為了近年來國家及各地政府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更是密集發布相關政策進一步推進充電樁建設。
近期,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出,試點期為2023—2025年,新增公共充電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比例力爭達到1:1。
中信證券測算,未來三年公共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達487億元。該機構認為,受政策端和需求端雙重因素驅動,未來有望進入加速建設期,遠期市場空間超千億元。
招商證券也表示,目前國內充電樁保有量163.6萬根,未來三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繼續維持較快增長態勢,疊加車樁比存在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充電樁的需求可能會爆發式增長。預計2025年全國新增充電樁需求量或超過700萬根,對應充電樁市場空間有望超1600億元。
事實上,多地政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部署,開年以來,相關政策也呈“井噴”式發布。
2月7日,從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推進工業調整優化升級”專場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推動全區新建充電樁8000個。
日前,吉林長春發布2023年工作任務,提出新建充電樁3000個,建設改造換電站30座。清潔供暖面積達到1.1億平方米。
2月9日,天津市發改委發布《天津市“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要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居民區等車輛密集區域加大充電樁建設力度。
受政策利好刺激,開年以來,充電樁板塊活躍度攀升。據東方財富數據統計,截至2月10日收盤,今年以來充電樁板塊指數已上漲15.6%。
光儲充放一體化等成新趨勢
事實上,當前我國公共充電設施仍面臨總量不足、布局不均、部分老舊充電設施故障率高、功率較低等問題,無法匹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對此,海通國際近日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對于全產業鏈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補齊短板?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的《通知》中也指明了方向。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自動充電、快速換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應用以及加快“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隨著新能源車產銷快速增長,充電樁建設需求持續放量,其中快充樁能大幅減少充電時間,未來滲透率有望提升。直流快充的普及提高了行業門檻,帶動相關整樁設備和大功率模塊環節的集中度提升。
信達證券表示,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逐步提升,補能焦慮逐步成為消費者的痛點,高壓快充有望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海通國際認為,光儲充放一體化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高壓快充導致的電網負荷不足問題,加速高壓快充的落地,進一步提高公共充電網絡使用率,有望在供電清除制約行業發展的障礙,真正解決新能源汽車補能問題,實現發電、供電與用電的靈活配置和有機結合。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