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銀川警備區,有這樣一群“鏗鏘玫瑰”,在工作崗位上,她們優雅知性、端莊穩重;在生活中,她們俏皮機靈、柔情似水……女兵們正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強軍夢。
馬文文:強軍夢想不分性別
軍人主要干什么?馬文文認為一是打仗,二是準備打仗。
2009年大學畢業后,馬文文入伍到駐寧某部,一直把“當兵就當能吃苦的兵,當兵就當能打仗的兵”作為座右銘。
抱著這樣的信念,在義務兵兩年期間,她在射擊投彈、3000米跑等各個方面苦下功夫,訓練場上時常有她揮汗如雨的身影,從不自降標準,只為百煉成鋼。在當排長時,她曾帶領全排多次取得優異成績;當參謀時,她的讀、寫、畫、算、傳、記等“六會”技能不比男兵差;當教員時,她寫的多篇文稿可圈可點。現役期間,她還多次參加比武競賽取得優異成績,并榮立三等功。
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后,人員大幅縮編,2018年馬文文選擇退出現役,轉改文職人員繼續在部隊“戰斗”。雖然生活中的她安靜柔美,但在工作崗位上卻能文能武、善戰善言。
4年多來,她始終把精武強能當做責任和習慣,一門心思練業務,每次訓練、考核,她都刻苦學、反復練、無私教,憑著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鉆勁和韌勁,書寫自己的人生芳華。
杜韻潔:平凡崗位綻放芳華
1999年,剛從寧夏藝術學院畢業的杜韻潔懷揣著軍人夢想,成為了寧夏“賀蘭山戰士軍樂隊”的一名文藝兵。
冷冽的北風呼嘯不斷,杜韻潔的心里對軍人有了第一個印象:艱苦!她回憶道:“記得我們當時去賀蘭山里集訓,每天5點就起床,穿軍大衣都擋不住寒冷。”集訓的日子里,她每天早早起床,先背著小軍鼓,找到一個山坳坳練習,不一會兒,戰友們的笛子、手風琴、小號等樂器聲也次第響起,在山谷中和著風聲吹響了一曲晨起的樂章。
5年的軍旅生涯磨礪,讓她從嬌弱的花朵成長為“鏗鏘玫瑰”,火熱的軍營生活磨練了她,真摯的戰友情也感染了她。一次到基層連隊表演,有戰士因為站崗執勤無法到現場觀看,杜韻潔就獨自跑到戰士的執勤山頭,面對面為他唱了一曲《戰友你好》,歌聲合著風聲,讓戰士滿含淚花。而這樣的場景也為杜韻潔的軍旅生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2004年,杜韻潔退役后成為了銀川警備區的一名文化干事。十幾年來,曾九次在區市組織的大型文化活動中擔任主持人、獨唱演員并獲獎。她說,汗水和淚水交織著她的軍旅生涯,感動和快樂也感染著她的從軍生活。
陳懇:甘心為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2010年,陳懇從武漢軍事經濟學院畢業,被分配至西夏區人武部工作。初生牛犢不怕虎,憑借著專業知識,她大膽將軍隊財務管理系統操作、預算編制等基礎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工作不到1年,她又被借調至興慶區人武部,雖然工作任務重、環境陌生,但她不講困難,不提條件,只是埋頭默默工作,不僅為單位解決了部分職工無法繳納社保等遺留問題,還對伙食賬目登記工作進行了完善規范。
2013年10月,產假還未結束,陳懇又被調整到預備役高炮團協助完成財務工作;2014年春節剛過,她再次被借調至興慶區人武部協助完成審計檢查。期間,她克服孩子年齡小、工作頭緒多、時間太緊迫、情況較復雜等問題,獨立高效地完成了經濟責任審計檢查、新舊辦公樓搬遷、營房設施更新完善配套,以及經費審核報銷、日常各類支付等財務工作,有效保障了單位年度后勤工作的正常順利運行。經歷四個單位,經手的賬目經得起查、經得起問,被大家稱為“紅管家”。
畢業12年時間里,陳懇經歷了多次崗位調整,基本上是一人身兼數職,靠吃苦耐勞撐起了單位后勤工作的“半邊天”。說起這些經歷,她自信地說道:“我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記者 梁小雨)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