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每到中午11點,朝陽區重慶街道光明社區長者餐廳就熱鬧起來。老人們三三兩兩走進餐廳,排好隊,拿上餐盤,點幾道喜歡的飯菜,然后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長者餐廳讓前來用餐的老年人從舌尖上的服務感受到了心尖上的溫度,讓老年人的幸福感日益提升。開辦長者餐廳是我市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的一個縮影。
打掃衛生、采購食材、制作美食、發放通知……成了朝陽區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區長者餐廳每天必做的事,“2月初恢復營業,營業之前就有不少人來問我們什么時候開業。”長者餐廳負責人孫成坤邊忙活邊說,長者餐廳的菜譜是一天一小調,三天一大調,葷素搭配結合時令,讓老年人吃到新鮮蔬菜。“由于長者餐廳大多數用餐對象為老年人,所以采用低鹽、少油的烹飪方式,讓老年人吃飽的同時,吃得健康。”孫成坤說。得知長者餐廳恢復營業,88歲的社區居民劉祥馬上給自己和老伴兒訂了餐。“兒女不在身邊,我們老兩口年紀也大了,以前湊合一頓是一頓,現在有了長者餐廳,餐餐換著花樣吃,方便又實惠。”劉祥說。二二八社區長者餐廳針對61歲以上老年人按年齡段收費。“一份飯菜才十來塊錢,不僅便宜還衛生。”劉祥很滿意。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目前,隨著老年人口增多,市民政局按照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的原則,支持城區、開發區建設6個街道養老綜合服務中心、16個社區嵌入式小型微型養老服務機構和21個長者餐廳,逐步充實豐富街道社區為老服務資源。
位于重慶街道光明社區的長者餐廳采取的是公建民營、市場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模式,引入專業機構吉林省馬跑跑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韓阿姨,今天的飯菜還合口味嗎?”在光明社區長者餐廳,每到飯時,餐廳負責人王經理總要跟前來就餐的老人們嘮嘮嗑,征詢建議。“菜品豐富,口味清淡,軟硬適中,好得沒話說。”77歲的韓冰已是長者餐廳的常客。
“不能光說好,您多提建議,我們才能進步。”王經理接著問。沉默片刻,韓冰放下手中的筷子,“我有點擔心,食堂一頓飯只收十來塊錢,就算我們自己做也不止這個價格。你們還有房租、設備、人工等成本,能長期做下去嗎?”
王經理趕忙解釋:“街道、社區提供場地和水電暖等基本運營費用。韓阿姨,您就安心在這里吃。”
“我們的菜肴價格特別親民,而且針對不同年齡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優惠折扣。”對于一些身體不好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提供送餐上門服務。“今年,我們計劃在其他社區開辦兩到三家長者餐廳,為更多老人帶去干凈、便捷的就餐體驗。”王經理說。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