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當日,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講師們來到北京市少年宮多功能廳,為100名來自北京市教育系統的教職員工進行了校園急救技能培訓。按照北京急救中心的計劃,到今年年底,將有累計超過30萬高風險崗位人員接受急救技能培訓,目前全市大中小學校已基本實現AED全覆蓋。
(據《北京青年報》)
AED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心臟驟停者的搶救,最佳救治時間是在“黃金4分鐘”內。救治時間每晚1分鐘,患者的死亡率將提高7%~10%。若患者在倒地10分鐘內得不到有效救治,生還將十分渺茫。一直以來,AED都被公認為有效搶救心臟驟停者的“救命神器”。
眾所周知,學校是人員高度密集的特殊場所。近年來,各地校園猝死事件時有發生。為此,不少學校相繼開展急救知識培訓,諸如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但僅靠急救知識培訓這樣的“人防”還遠遠不夠,還需跟進“物防”。而配置“救命神器”AED就是最好的“物防”之一。如果有了“救命神器”AED這樣的“物防”作保障,再輔以急救知識培訓這樣的“人防”作后盾,教師、學生猝死事件就一定會大大減少。
雖然在學校里配置AED要花費一定的資金,但與挽救教師、學生的生命相比,還是十分值得的。一方面,各地各級政府部門,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應千方百計地擠出一定的資金,為學校配置AED,為校園安全增加一個有力“武器”。另一方面,相關專業部門或組織應走進學校,大力普及AED救護知識,并通過專業培訓,讓更多師生掌握AED的使用方法,在緊急關頭“會用”“敢用”,讓“救命神器”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急救作用。
期待AED成為每一所學校的標配,為教師、學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