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春市南關區富裕街道環城社區佐鄰佑舍敬老餐廳干凈整潔、菜品豐富。 趙濱 攝
出家門就能逛養老惠民福利超市,不僅能買到日常所用的油鹽醬醋,雞蛋價格也比外面市場便宜;在社區開辦的敬老餐廳吃飯,花不到10元錢就能享受到營養均衡的一餐;養老服務中心組建了太極拳隊、舞蹈隊、書畫社等10余個興趣小組,附近的老年人每天都能來此接受專業指導……
請問這樣的老年生活香不香?香!真的香!
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老年生活就發生在長春,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值得期待的是,這樣的老年生活還只是星星之火,有的還僅僅停留在“有”的層面,需要進一步擴面到“多”,需要進一步提檔升級到“優”。
雖然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命題,但很多人對我市老齡化程度沒有直觀感受。這里說兩個數字,一是全市現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209萬人,二是老年人已占全市總人口的24.67%,也就是說,每四五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養老服務政策制度不斷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城鄉全覆蓋,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實現了“從無到有”,在持續推動養老產業健康發展過程中,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黨的二十大從國家戰略層面對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做出新的部署。作為首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我市不僅在點上布局敬老餐廳、惠老超市,還應積極推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讓養老服務實現“從有到多”“從有到優”的新突破。
從制度層面來看,要加快建立多層次、多渠道供需體系。在服務對象上,要注意服務對象的普遍性,努力照顧到全體老年人;在服務內容上,既要滿足老年人對衣食住的需求,又要照顧到他們就醫以及精神層面的需求;在服務送達上,要注意掌握服務半徑,實現就近、及時和便捷;在服務類型上,要充分考慮不同群眾的承受力,滿足高端需求、中端需求、普惠型和保障性需求,從而實現覆蓋所有老年人的多元化、多樣化養老需求的制度目標,構建起居家服務、社區參與、養老機構融入的新型養老服務體系。
從操作層面來看,應從養老覆蓋的廣度、服務的溫度、保障的力度三方面著手,努力為老年人提供符合消費需求、方便可及的養老服務。比如,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智能化系統,讓為老服務更精準;引導指導敬老餐廳不斷擴面提檔升級,保持其生命力;每新建一個居民住宅區,把配套養老服務構建作為硬性指標;醫養、康養、文養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養老服務……
他們走在黃昏里,我們走在老去的路上。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讓我們樹立積極的老齡觀、健康的老齡化理念,努力打造適合長春地域特色、迎合長春老年人觀念和習慣的中國北方養老名城的“長春模式”,讓整潔的環境、溫馨的服務、合理的價格走近更多的老年群體,讓我們城市的幸福感底色更足。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