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詳細講解制作工藝。
同學們參觀葡萄園。
同學們嘗試磨豆漿。 本組攝影 朱怡
(資料圖)
4天,收了麥子,種了玉米,磨了豆漿,做了花卷……來自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高二的“務農娃”們在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研學基地推開了農耕文化的大門,體驗了“力盡不知熱”的疲憊,感受了“拾此充饑腸”的酸楚,更體味到“麥秋知有望,民之樂,樂無涯”的歡欣。
翻開同學們的勞動實踐手冊,他們這樣記錄著“務農”的點點滴滴——
在這里,路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壟臺是自己一鍬一鍬地修,種子是自己一粒一粒地撒……四天三夜,我們真正體驗了有付出就有收獲;
看著小小的面團經過我們的雙手變成了熱氣騰騰的花卷,真是太開心了。只有真正參與了勞動,才理解了父母平時的辛苦;
短暫的勞動學習生活,讓我們懂得了農民伯伯耕作的辛勞,同時也為祖國新農村的變化和發展而感到欣喜……
這就是長春外國語學校組織的勞動研學實踐,帶領同學們探知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求索親身勞動的意義和價值。
求索的年紀 充滿好奇與渴望
日前,陳家店村研學基地迎來了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高二的“務農娃”。雖然都是新手,在來之前卻也做足了準備。
學校專門邀請吉林農業大學徐惠風教授簡要講解農業知識,課程中既有農業發展歷程、生產技術、農具的識別和使用等科普知識,也有備壟、播種、填土、澆水、除草等農耕實踐操作,讓同學們真正體驗一下“務農”生活。
實踐是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學校和研學基地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實踐課,有收割小麥、種植玉米、培植黑豆苗,還有研磨豆漿、制作花卷、“埋鍋造飯”等。看,迎著初升的朝陽,同學們這就向著麥田出發了。
麥田金黃搖曳,包裹成熟的喜悅。了解收麥的要領后,同學們躍躍欲試,并展開了一場收麥子大賽。拔下小麥,成捆綁好,不但要有速度,更要有質量,漸漸地,黑土地褪去金黃紗衣。看著眼前整齊擺放著8個一人高的麥垛,張鑫銳同學興奮歡呼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我們小時候學的詩,當我收麥子的時候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義,以后我會加倍珍惜糧食。”
在豐富的“農耕體驗”活動中,同學們親自參與種植,懂得了黑土地的生生不息,感受勞動的快樂;通過老師的講解,了解南樹北種、無土栽培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了解鋤頭、鎬、鐮刀等農具的使用方法。
看著滿臉掛著笑容的學生們,學校學生處主任李鐘琦感慨道,對于學生而言,成長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開闊眼界、提升實踐能力的過程,“我們連續多年利用暑假時間,對高一高二年級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教育,讓學生通過各種研學課程,了解農耕文化,學習和體驗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尊重勞動、熱愛勞動。”
熱烈的青春 承載夢想與希冀
“經過老師的講解和親身實踐,我才知道,原來農活里有這么多學問。”趙甫橋同學一邊輕輕推著小石磨,一邊和同學們分享心情,平時在家經常喝豆漿,卻不知道磨出一碗味道純正的豆漿,不僅要掌握好水的比例、轉動石磨的速度,還得經過過濾,掌握好火候,那么多道工序,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這堂實踐課上,同學們走進了傳統豆腐作坊,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傳統豆腐制作技藝主要包括豆漿制備、凝固、壓制等環節,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凝固,也就是豆漿凝固成豆腐的過程。”隨著老師的講解,同學們一步步操作著,雖然沒有熟稔的技能制作成品豆腐,但卻磨出了原汁原味的豆漿。
了解豆制品制作流程,熟悉泡豆、磨制、過濾等流程后,空氣中溢滿了歡聲笑語。同學們感嘆道:“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我們必定用心用力保護與傳承。”
能體驗如此豐富的農耕生活讓同學們興奮不已,這也是陳家店村研學基地的初衷。“近年來,我們一直全力打造大、中、小學生和幼兒研學基地,設計了生態無人農場示范基地、采摘園、DIY工坊等研學項目。”研學基地負責人李冰茹介紹,基地建立了一支40人的專兼職研學師資隊伍,開發了勞動教育、傳統文化、自然科學教育等“十大主題”課程,今年上半年已經服務1.2萬余人次,“我們希望作為學校教育的延展與補充,提供生動載體,引導學生們拓寬視野,勤于實踐,用雙手雙腳丈量世界的廣闊。”
快樂的成長 孕育蛻變與未來
在研學活動的最后階段,同學們學會了“埋鍋造飯”。認真聽過講解后,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用磚頭壘起火灶,有的撿拾干燥的木條,有的清洗鐵鍋和食材……有序的忙碌過后,火燃起來了,同學們把玉米整齊地碼進鍋里,不時添加木柴,掀開鍋蓋查看,香甜的味道彌漫開來。30分鐘后,吳佳春同學品嘗到了自己親手煮的玉米,“我們不僅學習實踐了生存技巧,體驗到了野外制炊的樂趣,更明白了團體協作力量大的道理。”
4天的勞動實踐讓同學們暫時拋卻了繁重緊張的課業,走進廣闊的自然天地,體驗農業勞作,看到了新時代農村嶄新面貌,體會勞動的艱辛不易和收獲后的愉悅滿足,小小的心中種下了熱愛躬行勞動的種子。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我們的勞動教育實踐課程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課本以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磨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李鐘琦說,在這里,沒有分數的高低,沒有能力的強弱,鍛煉的是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的本領素養,希望學生們通過這樣的勞動教育實踐,真正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人生哲理。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