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規定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的晚8點至9點,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此次防沉迷新規最大的看點,除了游戲時間進一步縮短,還在于限定了未成年人游戲的具體時間段。封堵了過去存在的未成年人輾轉不同公司的多個游戲,實際每天游戲時間突破防沉迷規定時長的漏洞。
部分單機也適用 需版號/下載的都是網游
在多數玩家的認知中,所謂網絡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具備聯網功能的游戲。但在官方的定義中,網絡游戲定義要寬泛得多,指的是能夠被網絡下載的游戲。
在游戲企業申請版號的《出版國產電腦網絡游戲作品申請書》中,就明文規定“適用于客戶端、網頁、網絡下載的單機游戲等類型國產網絡游戲作品的申報”。
換言之,只要是可以被網絡下載的游戲,即便被下載的是單機游戲,都歸屬于網絡游戲范疇。同樣進口游戲、主機游戲申請版號規范與國產游戲一致,按相應的邏輯,也需落實新規。
比如,網絡下載、體驗完全單機的《元氣騎士》,今年1月份就新增了實名認證的防沉迷系統。防沉迷新規出臺后,開發商涼屋游戲在游戲內發郵件通知,將跟進新規停止對未完成實名認證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當然,網絡游戲定義適用于需要申報版號的游戲。目前,付費模式采取免費+內購或買斷制的游戲產品都需申請版號,但完全免費、采取廣告變現的超休閑游戲,暫無需申請版號。
這可能是防沉迷新規的灰色地帶,但是游戲公司并不準備鉆漏洞。
健康游戲可放寬,家長認知在覺醒
實際上,真正的例外不是單機,或者超休閑游戲,而是“運動類游戲”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昨天,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就防沉迷新規接受了記者采訪,在談到限制向未成年人服務時間的考慮時就指出:
“部分老師和家長反映,適度接觸游戲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別是一些運動類游戲以及編程、象棋、圍棋等游戲形式,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積極作用。另外,此次通知僅針對網絡游戲作出規定,對于網絡游戲以外的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家長和未成年人可根據情況自行把握。”
“運動類游戲”已經解釋相當明確,編程、象棋、圍棋等游戲可以適當放寬。“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概念較難界定,需要家長自行判斷。
GameLook表示體感游戲、功能游戲等就較為符合描述,前者如《健身環大冒險》《舞力全開》,后者則囊括《家國夢》《佳期》系列等。當然在功能游戲中,其實也有符合“運動類游戲”描述的,如以編程學習為主題的《極客戰記》。
最重要的是,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提到“運動類游戲”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本質是有一批開明的家長,已經認識到了游戲的多元價值,以及“防的是沉迷而非游戲”的問題關鍵。
作為未成年防沉迷的第一責任人,家長認知的進步,將極大地增進游戲公司、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協助效果,推動防沉迷工作從治標向治本的轉變,真正形成全社會同心戮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同時也充滿快樂的成長環境。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