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選購配件后,到第三方汽修店給愛車做保養維修,花費上可能會比去4S店節省不少。但最近一段時間部分車主向本報反映,自助養車的消費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養車消費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但也要注意避坑。
“我和其他車友拼單買機油,看似省了不少錢,實則造成了損失。”市民王先生接受采訪時說,拼單的時候自己沒有詳細詢問,只聽說機油是知名品牌的。到汽修店換油時修車師傅提醒,王先生拼單的機油是“半合成礦物機油”,而需要用的是“全合成機油”;而且,拼單機油的等級標號也不符合要求。王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最后只好重新購買了符合要求的機油,原來買的便宜機油不能用,算是浪費了。”
有的車主雖然仔細研究了配件的規格型號,但仍然會出偏差。本市車主吳先生前段時間打算給愛車更換空調濾芯,4S店的配件加上工時費報價近200元,而電商平臺上適配同款車型的濾芯僅售四五十元。吳先生覺得自己買比較劃算,就選擇了網購后自助安裝,沒想到,實際安裝時遇到了難題。“試了好多次,無論如何都裝不上去。”吳先生告訴記者,應該是濾芯尺寸有問題,賣家卻說沒有其他顧客反映過類似情況。最后吳先生給濾芯做了“剪裁”,這才勉強裝上。吳先生表示,“剪裁”過的濾芯,性能很可能要大打折扣了。
還有車主在汽修店修車后,發現店家的維修質量有問題。本市消費者劉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前段時間選擇了一家在短視頻平臺上比較熱門的汽修店做保養維修,維修項目包括更換機油機濾和清洗節氣門。“當時我看維修師傅干活挺快、挺嫻熟,就覺得應該比較有經驗。”但修車一個多月后,劉先生發現機油底殼有滲漏?;氐隀z查時得知,很可能是上次換機油時,放油螺絲擰得過緊,造成了滲漏。劉先生表示,如果不是及時發現,一旦機油滲漏過多,汽車發動機很可能受到較大影響。
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不少車主選擇在第三方汽修店保養車輛,主要原因是4S店維修保養的費用較高。需要注意的是,網售的汽車配件及相關油、液品牌眾多,型號規格繁雜,消費者一定要仔細核對,并盡量選擇規范的平臺購買,避免為圖便宜買到非正規渠道的山寨產品。維修車輛時,也要選擇有資質的汽修店,并注意保留消費憑證。同時,業內人士也表示,4S店在時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應把顧客利益放在首位,合理調整配件及保養維修的價位,突出原廠服務的優勢,用誠意換來車主的“回歸”。(記者翟維鷺)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