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1月14日報道未來的車會是怎樣的?那肯定是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性能拉滿啊!新能源的賽道除了新技術,還應該有新想法。標致帶來的Inception概念車不但設計有想法,操作界面也是足夠炫酷……反正,現在的很多科幻片都不如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全電動化架構
平臺技術將在2023年起投入使用
800V什么的都是常規操作
標致INCEPTION概念車基于Stellantis集團針對未來打造的四個“BEV-by-design設計主導的純電”平臺之一,也就是STLA Large平臺設計。根據標致官方透露的信息,這些新平臺也會在今年即開始投放在車型上。
新平臺還將引入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模塊:STLA Brain、STLA SmartCockpit和STLA Autodrive,也就是涉及到人工智能、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等諸多智能化方面。
由于新平臺采用了全電動化架構,所以類似于800V電氣系統這樣的技術也出現在了概念車上。新車搭載100千瓦時電池組,由于能耗低至12.5千瓦時/百公里,所以續航也達到了800公里——同時,結合800V的快充能力,也可以實現充電5分鐘行駛150公里的補能。
概念車采用前后雙電機四輪驅動,兩臺電機的綜合功率接近680馬力(500千瓦),具備3秒內的百公里加速能力。
■ 外觀更有力量感
具備更強交互能力
新材料新工藝很“高級”
INCEPTION概念車展示了標致全新的設計語言,這一設計也將在2025年逐步在新車型上體現。概念車的前格柵十分夸張,同時線條也極富力量感。
概念車的前格柵為一整塊玻璃,并將車頭的獅標也作為發光器件的一部分,與車燈形成了新的交互載體。
新車的車身材料和工藝也有大幅度的創新——比如車頂7.25平方米的玻璃采用了和宇航員頭盔護目鏡涂層類似的多層鍍鉻處理,而車身表面則引入了單層金屬漆,不但視覺效果更佳,也能降低制造能耗。
從車身線條和很多細節處理上,也可以看到標致工程師為了降低空氣阻力所做的努力:首先車尾的設計內收,形成的繞流可以避免產生更多風阻;同時后視鏡也變成了電子式的(順帶說一句,電子外后視鏡在今年也將符合中國的國標,今后勢必成為新潮流)。
概念車的“AERORIM”輪轂雖然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低風阻輪圈,但是實際上車輪轉動時,獅標會保持靜止,這種勞斯萊斯的觀感就非常“高級”了。另外,車輪的制動卡鉗由鏡面玻璃材質覆蓋,效果也值得期待。
■ 座艙全新操作界面酷似太空艙
未來支持L4自動駕駛
材質設計獨出心裁
概念車采用了對開門的設計,開門的時候,車輛也可以識別乘客,空調座椅娛樂系統等也會一并進入個性化的設定狀態。
全新的i-Cockpit尤其是Hypersquare帶來的新體驗讓人眼前一亮,當然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概念車最大的創新點之一就是這套Hypersquare,它采用全線控的設計,所以這個“方向盤”的造型也和飛船的操作裝置差不多了——反正有了可變轉向比,這樣的異型方向盤根本不是啥問題——標致的目標是2030年之前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新車上。
輕輕一點,就能激活車輛:
上下各有一塊屏幕顯示車輛的信息,而駕駛者的手完全不用離開操作裝置就可以控制中間的屏幕,調節空調、音響、駕駛輔助功能等。
如果激活L4級自動駕駛,也可以收起:
法國人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所以在內飾的很多處理上,新想法也是源源不斷。看看第一排座椅背部是啥?除了屏幕就是音響!
作為新世代的電動車,環保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
結語:
新能源,概念車,但并非純玩概念的平臺技術和設計,標致這次可是實打實的展示了自己誠意。當然,新能源這個一天三變、卷到禿頭的市場確實不好整,希望落地的新車能早日到來吧。
作者:侯杰
關鍵詞: Inception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