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前六批國家集采價格53%的平均階幅,本次降幅略顯溫和,也少了醫保談判中“靈魂砍價”的驚心動魄場面,但平和反倒突顯理性。總體看,歷經多輪帶量集采以及國家醫保談判等,加之部分品種事先已納入地方集采,藥價治理以量換價,市場競爭更充分,價格也更透明。
我們常說“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一個重要特性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具體到藥品帶量集采看,正是要以最大化集約整合市場力量,來辦群眾“急難愁盼”之事。持續推動藥品降價,以“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交相發力,必須大力削減流通過程中不必要的營銷、回款等中間環節乃至灰色費用空間。僅從數據看,七批集采下來,294個藥品總金額占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生物藥年采購額35%,帶量集采已成公立醫院藥品采購重要模式。過去以來,帶量集采在治理天價藥、高值醫用耗材上早已屢建奇功。而本次帶量集采,更是咬緊“擴面”提速,廣泛涉及31個治療類別,包括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肺癌、肝癌、腎癌、腸癌等常見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用藥在內。努力告別“看病貴”“看病難”,必須不斷查漏補缺,以帶量集采對大品種和常見病全覆蓋,來讓老百姓享平價、得實惠。
而就在不久前,國家醫保局還啟動醫藥價格和信用評價制度建設,對醫藥商業賄賂、擾亂集中采購秩序等行為,處暫停藥品掛網、失去集采資格等。此前,集采中標企業華北制藥違約斷供,被相關部門依法納入“違規名單”,成為推行集采以來首例,這向全社會發出“中標必須履約、違約必受懲戒”信息。本輪集采推行的“一省雙供”模式,確定主、副供企業,當主供企業斷供,副供企業立馬接上,正是汲取了之前出現的違約教訓。持續將帶量集采進行到底,確保好政策好模式不變形不走樣,必須在制度化常態化上發力:一方面,強化過程評估、預警監測,防范化解風險。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規則制度,“補短板”“打補丁”。比如,這一次集采所采取的“品間熔斷”縮小價差,對報價明顯過高者直接出局,以防范私下議價等;此外,諸如包括帶量比例更加科學、以批件管理防范圍標等,種種規則舉措升級,都旨在杜絕“打擦邊球”,鉆政策空子。
我們還要以此為推動,倒逼行業企業樹立風清氣正生態!不斷適應新競爭新常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努力做新藥、好藥、老百姓買得起的特效藥,牢牢做到以“價”換“量”、“價”跌“質”升,在帶量集采中積淀百姓口碑,以質優價廉在市場競爭中取勝。(記者涂建敏)
關鍵詞: 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 藥品集中采購 藥品采購 醫保談判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