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哪些中國文化遺產最引人關注?搜索引擎大數據顯示,甲骨文成為文化遺產中的搜索量冠軍。近半年來,甲骨文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快速增加,環比上漲38%的它已悄悄走進我們的生活,引領了一波“最潮中國范兒”。
(據《文匯報》)
甲骨文為何能成為文化遺產中的搜索量冠軍?這源于甲骨文的“新玩法”。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甲骨文已不僅僅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現在各類文化產品和創新應用之中。
甲骨文是一種傳統歷史文化。但是,甲骨文是沒有使用基礎的,除了專業人員用于研究、用于探索之外,生活中無法使用,也沒有人會使用。長期以來,甲骨文只能停留在書籍里,停留在歷史里。甲骨文真的不能走入生活?傳承傳統文化,如果只是“鎖在深閨人未識”,那么再好的傳統文化也只能遭遇冷遇。
來自商朝晚期的甲骨文,距離它首次被發現已經過去124年。面對如此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甲骨文研究工作利用科技找到了突破口。目前,比較流行的甲骨文“新玩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甲骨文動畫片”“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打字庫”。其中一款“甲骨文表情包”目前已經累計被發送了930多萬次。而“甲骨文打字庫”則更好玩,用拼音就能在電腦上打出甲骨文,這套字庫的發明使得甲骨文可以作為一種“活”文字被使用。
傳承傳統文化,需要走出“鎖在深閨人未識”的尷尬局面,而如何讓傳統文化融入生活、走進生活?這就需要多些傳統文化與時代文明的融合。就拿甲骨文來說,其原本由于“用不到”而變得“無用處”,而文創部門卻解決了這個“文化隔閡”的問題。就拿“甲骨文表情包”來說,文創部門結合網絡語言,結合聊天習慣,結合動畫元素,將一個個“生冷的甲骨文”變成了“溫情的甲骨文”,不再是“瘦骨嶙峋”而是“有血有肉”,自然也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歡。大家通過聊天發送“甲骨文表情包”的方式,傳遞、學習甲骨文文化,在潛移默化中促進甲骨文文化的傳播。
甲骨文成文化遺產搜索量冠軍,給我們帶來了有益的啟示:傳承傳統文化不能總是“老生常談”,需要更多“新的玩法”。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