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市民走進南關區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參觀。 王菁菁 攝
近日,我市主城區首家非遺展廳在南關區文化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通過實物展示、數字化影像、互動式體驗等方式,追溯南關區歷史,傳承延續老長春文化記憶。
評劇藝術、工匠技藝、百年老字號美食……22日,記者走進南關區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在百余平方米的展廳內,集中展示了源起該區的21個非遺項目,包括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12個、市級非遺項目8個。
在省級非遺項目展區,來自鐘氏泥塑第三代傳承人鐘東生的東生泥人作品在此展示。鐘東生運用夸張變形、比喻等手法,創造了一組組反映濃郁東北民族特色的人物事物作品。
在該區域,還展出了白氏面塑第四代傳承人白春雨的作品。白氏面塑以面粉、糯米粉、鹽、白糖、蜂蜜等為原料,通過捏、搓、揉、點、切、刻、劃等技法,制作出色彩豐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南關區文化館非遺辦公室主任張堯告訴記者,現在的白氏面塑繼承老一輩的嫻熟技法和粗獷簡潔濃墨重彩的作品風格,結合時下流行元素,創造出適應時代的動漫游戲人物形象、影視人物、真人塑像以及反映東北民俗的八大怪、長白山人參文化等極具特色的新型面塑作品。如今,傳承人白春雨也在我市開展面塑的傳習教學工作。
南關區是長春市的歷史發祥地和文脈所在地,歷史上素有“先有南關、后有長春”的說法。“為了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南關區歷時半個月時間,精心打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南關區文化館館長高巖表示,下一步,南關區將不斷更新展品,引進VR設備,增添更多科技互動效果,為游客帶來沉浸式參館體驗。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