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劉微結合血壓、內診、心電圖和彩超檢查結果,對孕婦現階段情況進行評估。 王菁菁 攝
“醫生,我見紅已經6個小時了,是不是快要生了……”4月29日9時,長春市婦產醫院(長春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內,一名35歲的高齡孕婦在家屬的陪伴下進入診室就診。孕婦見紅后24小時~48小時,通常會出現腹痛并提示發動產程。出現這樣的狀況,讓孕婦及家人焦急不已。
“別緊張,我先幫你測一下血壓……”見孕婦有些焦慮情緒,值班醫生劉微輕聲安撫道。劉微一邊詳細問診,一邊根據患者主訴迅速作出判斷。隨后,劉微結合孕婦血壓、內診、心電圖和彩超檢查結果,對其現階段情況進行評估。“35歲屬于高齡孕產婦,生產風險高于低齡女性,你現在妊娠期已經達到40周,宮口擴張1厘米,不規律宮縮,可以到產科療區做待產前的準備工作了。”
經過一番精準處置,患者迅速且順利進入療區等待生產。
“肚子疼不疼”“孕周多少”“見紅還是流水了”……這樣的問診“開場白”,劉微每天都要經歷幾十次。測量血壓、內診檢查、風險評估、建立血管通路……這樣的工作流程,是劉微作為一名婦產醫院急診科醫生的工作常態。
今年33歲的劉微是一名工作5年半的青年醫生,由于工作需要,她已經在分娩室、新生兒科、產科療區等9個科室輪轉工作過。多科室的工作經歷,讓劉微面對急癥患者時,總能保持沉著冷靜。
“急診科的工作節奏是緊張的,可能前一秒還是風平浪靜,下一秒就需要進入戰斗狀態。”劉微說,如遇胎盤早剝、羊水栓塞、子宮破裂、臍帶脫垂等急危重癥患者,就需要醫生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反應、準確判斷、及時處理、精準施策。
迎朝露,伴星辰。在經歷一個個不能合眼的夜班和高強度、高壓力的白班急診工作后,劉微變得更加果敢。今年“五一”期間,劉微要值一個白班和一個夜班。雖然無法與家人體會旅行的快樂,但是劉微在堅守崗位中體會到了逐夢前行的幸福。她認為,相比旅行沿途的美景,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更有意義的事。
有著“萬嬰之母”之稱的我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林巧稚,是劉微的榜樣。“當醫生的路,還有很長很長,現在只是開始。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意味著奉獻。”劉微說。醫生這一職業曾是劉微年幼時的夢想,高考志愿欄的首選,也將是她一生的理想追求。劉微朝著夢想的方向出發,她將用專業技能,用更多耐心、細心、責任心去守護每一位患者。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