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已為您接到新的訂單,請注意查收。”3日上午,剛剛送完一單,網約車司機臧可心又接到了新訂單,根據導航提示,駛向出發地。
網約車收入是臧可心的家庭主要經濟來源。2022年,多種原因導致臧可心收入下降,網約車貸款無法按時支付。眼看就要出現征信不良記錄,臧可心一籌莫展。工會組織了解到他的情況后,及時協調相關企業籌措款項,對他和遇到同樣困難的其他網約車司機給予資金墊付支持。臧可心說:“多虧當初工會組織對我的幫助,現在我已經還完車貸,每天按時出車,收入穩定,生活過得順心滿足。”
隨著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凝聚起來、團結起來,進一步保障他們的權益,成為各級工會組織的工作重點。
市總工會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托長春工會服務圈建設有效載體,突出建會入會、權益保障、作用發揮一起抓。目前,全市已建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單位1236家,實名制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會員7.7萬人。
2022年年初以來,圍繞新時期工會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市總工會打通服務職工群眾“最后一公里”,通過開展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活動,采取“區域兜底、就近入會”的模式,推動一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工會組織。
圍繞網約車司機群體最為關注的收入保障、意見反饋、職業培訓、安全保障等問題,市總工會推動建立起平臺公司與網約車司機之間的協商協調機制。南關區成立了我省首家網約車行業工會聯合會,進一步暢通和規范網約車司機群體訴求表達、利益協調通道。在此基礎上,以滴滴(長春)網約車協商協調機制建立為示范引領,進一步推動快遞員、外賣配送員、貨車司機等其他領域協商協調機制建立,切實為新就業形態群體搭建起“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夯實提升勞動權益保障水平的牢固基石。
2022年,我市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實施“贈送意外傷害保障項目”,受益人群達2.6萬人次,慰問、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近2萬人次,累計投入資金210余萬元。同時,把服務站建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建設多家“司機之家”“貨車司機之家”。
下一步,市總工會將以長春工會服務圈建設為載體,大力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專項行動,切實提高工作覆蓋面、組織覆蓋面、服務覆蓋面,用工會的溫暖,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擦亮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為長春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貢獻力量。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