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半導體領域傳來好消息,中國成立了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這個國內首次成立的“芯片大學”將培養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那么,成立“芯片大學”對半導體領域將意味著什么?對此有網友評論:我國半導體的春天要來了。
芯片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總稱,是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的一個重要元件,體積很小,但制作較為復雜,需要將提純后的硅盡可能切成薄厚均勻,厚度不超過1毫米的面積盡可能大的薄片,將之分割成需要的大小后,在上面布設納米級的線路和元件,之所以為其大費周折,是因為其被稱為工業糧食,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有著成本低速度快的優勢。
而且芯片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不容或缺的,它承擔著信息交互和存儲的重任,對于各個產業都影響巨大,在經濟和科技領域芯片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推動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還關系著國家安全,可被運用于導航、航空航天、雷達、導彈等多個軍事領域,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同樣離不開芯片的助力。
芯片對于中國的科技產業同樣重要,但作為最大的芯片使用市場,國內所使用的芯片卻長期以來都依賴著進口,華為這次遇到的危機,更是充分暴露了其中的弊端,不是不想提高芯片自給率,而是有幾項短板國內遲遲無法彌補,首先是專業設備,例如光刻機的制造生產,芯片上的集成電路,需要在切割好的硅片,即晶圓上使用光刻機進行繪制,但光刻機國內長期以來都需要從荷蘭進口,自主生產足夠先進的設備需要更加系統的理論,以及一定時間的摸索才能夠實現,再者便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等有關知識的教育,在這方面加以重視,培養相應的專業技術人才,才能讓國內的芯片行業能夠不再受制于人,芯片自給自足將不是夢。
國內為解決這些問題一直在不懈地探索,近期更是建成了培養集成電路等專業人才的大學,將在未來彌補國內相關技術人才的缺口,盡可能地從源頭規范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各個環節,在將來實際使用到生產過程中時,能夠更大程度的避免走彎路,減少人力財力損失,走得更穩更遠。
總而言之,中國的芯片發展前景已經十分明朗,芯片大學的落成將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從根本上解決國內芯片的困境,絕不會再被別國卡脖子,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芯片也會領先世界,成為另一張具有標志性特色的名片。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