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關于生育政策調整的話題越來越火熱。恒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建議盡快放開三胎,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而全國政協還組織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配套措施”的調研,最后建議政策導向向生育自主回歸,也就是全面放開生育,比任澤平的建議更加徹底。
無論是建議放開三胎,還是自主生育,都說明我國解決生育率的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從最直觀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自從2016年放開二胎后,新生兒除了第一年出現了上漲,之后連續三年都下滑。2019年生育率創下1949年以來的新低,這說明年輕人真的不想多生了。
如今,在互聯網上,也到處是“恐婚恐育”的言論,導致一些女性受到影響,害怕結婚生育,或者是延遲生育年齡,這些都是影響生育率低的原因。當然,從網友們的評論來看,不想生娃的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高,過去養活了就行,如今是什么都要做好的。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是高成本,托兒所,幼兒園,成本比讀大學還高。之后又是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等等,哪樣都是高消費。在大城市養個孩子成人,至少得上百萬。
另一方面是要花費很多精力。過去孩子上學后,家長就輕松了,把教育的事都丟給了學校。如今是家長也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輔導批改作業,做得不好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對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不但要面對高壓的工作,還要應付孩子的各種作業,疲于奔命,根本就承受不住。
不過,這些似乎都不是不生二胎的最主要原因。上海市婦聯所作的調研顯示,高達86.5%的家庭把“沒人照管”列為生育二孩的最大困難。也就是說“看護難”成為了阻礙因素,其實也能理解,一個家庭要照看2個小孩,那一方可能就要放棄工作,回歸家庭,但現在的女性已經不想這么做了,不想被職場淘汰。
“看護難”的問題不得到解決,很難提高生育二胎的積極性。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大量建設托育機構。目前,我國仍然面臨著“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普惠不夠,托育服務市場魚龍混雜、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全國政協委員、駐墨西哥原大使邱小琪認為,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時期大量撤并單位舉辦的托幼機構的做法導致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過去,嬰幼兒比現在還多,卻沒有現在這么難,主要是當時公辦的托兒所、幼兒園非常多。事業單位有,一些鄉鎮,甚至是村里都會有幼兒園,后來政策更改,大部分被裁撤,學前教育只能在民辦機構完成。但資源卻嚴重不足,而且還經常出現各種問題。
因此,有人在教育部網站提出了《關于將托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提案》,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如果將托兒所幼兒園納入進來,那或許能減輕老百姓不少負擔。
關于這個提案,教育部也給出了答復。各界還有不同看法,需進一步研究論證。教育部會負責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人才培養,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實現“幼有所育”。也就是說,目前還不會將托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不過,教育部也一直在努力改變學前教育的問題。一個是推動公辦幼兒園,比如事業單位、街道、村集體來舉辦幼兒園,這個其實有點是走回之前的路。另一個是加大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還有一個是嚴格幼兒園辦園標準。
這三點方向都沒錯,最終的結果導向都是解決當前“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據了解,截至2019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8.1萬所,比2011年增加11.4萬所。增長的量還是挺高的,但可能還不夠。
如果真的能夠解決“看護難”的問題,那相信很多人還是有意向生育二胎的。畢竟不需要一個人留下來照看,就可以兩個人一起賺錢,家庭負擔能減輕不少。另外,雖然2019年生育率創下新低,出生人口1465萬人,但二孩占比卻達57%,從這個數據來看,生二孩的意愿還是比較樂觀的。
不少網友提出了一些不現實的建議,比如生二孩直接獎勵100萬之類的,完全靠獎勵來激勵生育,是不合理的。正確的做法是從現實中的真正問題入手,比如“看護難”,解決了這些問題,再放開生育,就看每個家庭的情況了。所以,想要提高生育率,還是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并想辦法解決,這樣放開生育才有效果。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