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思考這個問題:想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很難,但如果花費一點學習成本之后發現真香,你還會排斥改變嗎?
一個世紀以前,人們會奇怪汽車的方向盤怎么可能是圓形的呢,難道不應該是用繩子拉住前面兩個輪子來控制方向嗎?或者像騎自行車一樣靠把手來控制方向呢。
但是你看,現在我們對于圓形方向盤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反而覺得自行車把一樣的方向盤是“怪咖”。特斯拉之后,還有智己LS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存在即合理,那這個扁平的方向盤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不破壞面前這塊帶魚屏的貫通感。付出的代價就是需要大概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去適應。
肯定有人要說,這個形狀的方向盤多不安全啊。但是,又有多少場景需要你在高速時大把揉方向盤呢?當然工程師說,異型方向盤是標配,也可以免費給你換回圓形方向盤。
SUV身份 讓LS7可以大刀闊斧制造場景
智己作為上汽和阿里共同打造的智能化汽車品牌,推出LS7這樣一臺SUV,在場景上更加豐富,而且工程師也受到了互聯網大廠的啟發,在人機交互上的腦洞打開了。所以評價LS7,在很多細節上不能按照傳統汽車的標準。
比如這塊面積為1613 x 1620mm的前擋穹頂玻璃,由于漸變隔熱膠片的存在很多時候你都不會注意到頭頂的一片藍天,但一抬頭就能看到天的感覺就是——通透。
那會不會曬到頭禿呢?三層鍍銀技術讓這塊大玻璃的隔熱和防曬功能依舊在線。據說后期還會對于希望逆向改裝的車主提供物理遮陽套裝,智己算是很為大家的發際線操心。
全系標配的第二排零重力座椅,也再次突破了想象力的邊界。為了能讓副駕座椅“消失”,直接取消了副駕手套箱,并且用了一對接近兩米的大滑軌,把副駕和后排座椅串聯起來,實現真正的躺平。
你可以通過門板上的兩排按鈕來實現121°一鍵躺平,以及座椅按摩加熱通風等等舒適功能。另外,如果后排乘客想要開始批評司機的聽歌品味,可以按下門板上的靜音按鈕,上整臺車的空氣突然安靜。
前排司機也可以實現對后排躺平的控制,但如果副駕此時有人,躺平按鈕是灰色不可控狀態,除非你想對副駕乘客扔一塊二向箔?
還有一點值得稱贊的是,這個特立獨行的躺平專座可以充分前移,坐墊也會上翹,整體放倒之后減少對后備箱的侵占,讓733L的后備箱空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提車之后你得花點時間 去適應這個電控偏執狂
買車了,可以給朋友們炫一下這個功能:按下車輛造型的車鑰匙上的對應按鈕,駕駛側的車門會電動打開,這點很是直觀方便。
就是這個不帶環扣的車鑰匙,怎么看都感覺容易弄丟啊。
不過好在LS7還提供NFC卡片鑰匙以及人臉識別攝像頭,把卡片放錢包里,或者兜里,不怕你嫌開門方式多。
但在接觸LS7的最初三十分鐘里,你可能會始終處在各種不適應的節奏里。主駕車門是靠踩踏剎車實現電動關閉的,我猜此時你的狀態是:踩下踏板的同時伸手去拉門,卻發現門已經開始自動關閉了,好像在說“收手吧阿祖,是時候放松一下了”。
盡管LS7只有主駕駛有電動開合車門,其他三扇車門也不簡單,全車電吸門,全車11塊雙層夾膠玻璃,從上車到行車,想不安靜都難。
對于在L7試裝車上曾被吐槽的沒有實體座椅調節按鈕,這次智己讓LS7的三個座椅都帶上了更多的調節按鈕,包括頭枕的電動升降。
同時在你開始調節主駕座椅時,中控界面同時會彈出方向盤和后視鏡調節界面。智己這種積極改正錯誤的態度,我怎么好意思拒絕?
可想而知作為上汽和阿里的共同產物,阿里在場景和生態上沒少出點子,像這種只需要動動手指,連二頭肌都不需要用力的用車體驗……智己LS7還真的給到了。通過iO原點純電架構,用場景-軟件-硬件的方式,重新定義了一臺SUV的打開方式。
這恐怕是智己人無我有之處,但也是習慣了傳統車的老司機們需要花時間適應的原因。就好像當年那個剛剛扔了諾基亞N97,買了一臺蘋果手機的你,坐在沙發上研究一整天,然后感嘆一句:雖然那個Home鍵好奇怪,可一旦習慣了這種設定,我就是一個緊跟科技潮流的人兒了。
智己給的實在太多了 你能想到的功能差不多都有
不得不說,LS7這次的顏值非常在線,風阻系數0.268Cd,整體比例沒有什么不協調的地方,那個酷似阿斯頓馬丁DBX的尾燈造型,說實話也是對自家L7設計的繼承而已。前臉四條日間行車燈組成的Σ造型和L7類似,但更加圓潤。
車頂的激光雷達以及車頭兩側的攝像頭讓這臺車科技感拉滿,讓人對LS7在駕駛輔助方面的表現相當期待。
配置上,全系標配德國大陸空氣彈簧+倍適登的電控減震器,可以實現三檔車身高度的調節和對應駕駛模式的支撐響應,外加一個后懸架再多降低50mm的裝載高度。
全系標配的Brembo四活塞卡鉗和WAE威廉姆斯底盤調校就不多說了。智己這方面還是很舍得給的,雖然價格嘛……以前L7覺得貴的同學,這次體積更大了,你會不會心理平衡一些呢?
尺寸上,知己LS7長寬高分別為5049*2002*1731mm,軸距3060mm,媲美寶馬X5,ModelX和蔚來ES8。重要的是,智己LS7只有五座布局,哦對了第二排那個0重力座椅據說也是標配,也就是說……你得和手套箱說Bye-Bye了,一大袋口罩沒地方放了吧?
【想了解更多?點開圖集讀圖吧】
動力方面呢,100kWh電池,單電機后驅的CLTC續航660km,雙電機四驅版625km,四驅版425kW功率,725N·m扭矩,百公里加速4.5秒。動態試駕的體驗我們也會持續幫大家關注,一起期待動態的試駕體驗。
至于價格嘛,大家可以留言猜猜!
作者:唐正申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