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公示了993個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擬命名名單,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港南村、惠山區錢橋街道洋溪社區、濱湖區蠡湖街道美湖社區、新吳區新安街道觀湖社區、江陰市新橋鎮康定社區這5個社區榜上有名。在重陽節之際,記者前去探訪了幾個社區,發現這里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佳節食禮、智能照護讓老人們“老有所依”
重陽節早上8點半,美湖社區“舌尖美食亭”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原定于9點開始向轄區內60周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重陽糕的活動,因老人們的“追捧”提前開展了。“阿公,節日快樂!請拿好重陽糕。”“阿婆,你有幾張券?”亭內,幾位身穿“紅馬甲”的民盟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份遞上一份份重陽糕,同時捎去一份份社區對老人的關愛之情。一旁的場地上,社區共建單位江大附屬醫院的專業醫療團隊正在為居民免費測血糖、量血壓。
不到2小時,1900多份重陽糕就發放完畢,這是社區“6789為老服務”中的節日特色活動之一,深受老人歡迎。臘八粥、年糕、麥餅、重陽糕、生日禮券、百家團圓宴……一年到頭的重要節日,老人們都能在“美食亭”里領到傳統美食,這一份份佳節食禮帶來的舌尖美味成了聯系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情感紐帶。
據了解,在觀湖社區有一項特色服務,為高齡、孤寡、空巢、失能以及低收入老人都安裝了智能手環、SOS報警以及老人生命體征監測等現代智能照護設備,還提供應急救助和健康監測服務,給了老人們十足的安全感。
文化場地、團隊活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上午9點,美湖社區三樓文體活動中心的“百姓乒乓室”里,78歲的邵亞千靈活地揮舞著球拍,與球友戰得正酣。隔壁的“百姓歌舞廳”里傳出陣陣悠揚的歌聲,美湖紅歌隊正在這里排練節目。如今,美湖社區已孵化太極、舞蹈、錫劇、合唱、旗袍等6支優秀文體團隊,聚力傳播書香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等,大大豐富了轄區老年居民的精神生活。
洋溪社區的洋溪濱河濕地公園宜游休閑、健身康體,每天早晚都有老人來此散步鍛煉,這里已成為錫西新的網紅打卡點。社區還對公園進行了適老化改造,經常組織徒步、繪畫、讀書分享等多項陶冶情操的適老活動,豐富社區老年人業余生活。洋溪社區打造老百姓自己的“惠暢舞臺”,通過“我就是明星”“洋溪大合唱”等主題活動活躍鄉村氣氛,濃厚文化氣息,今年社區將在“惠暢舞臺”開展100場小演出。
“合伙人”制、“時間銀行”讓老人們“老有所為”
觀湖社區最暖心的“尊老”舉措就是讓老年人成為社區治理的“合伙人”。原來,社區共享大廳里有一個意見箱,每周由“合伙人”打開一次,搜集居民們的意見,一點點把社區建設得對老年人更友好。不僅是食堂里的菜品,充滿回憶的記憶博物館、室外健身場,也都是在“合伙人”的提議下實施建設的,這讓老人們對社區充滿了參與感、認同感和歸屬感。
這幾個社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許多老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志愿服務,主動照顧高齡、獨居、殘疾老人,發揮特長帶動鄰里參加文體活動。如今,美湖社區的志愿者已經有1800余人,活躍著22支志愿服務隊,其中老年志愿者的比重近一半。洋溪社區以“愛心”“熱心”“盡心”“同心”“齊心”“真心”的“六心”志愿服務品牌,組建起以老干部為主要力量的堡壘隊、以老黨員為力量的先鋒隊等6個志愿隊伍,在社區發展、愛心傳遞、鄰里互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社區還建立了“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項目服務和制度,志愿者可以提取自己累積服務時間換取等時的服務項目,有效引導和組織老年人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活動,支持老年人廣泛開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動,充分發揮了老年人的積極作用。(記者:潘凡)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