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四川日報第七版刊登圖文報道:《雅安天全 生態為基 綠色崛起 加快建設生態經濟強縣》,從生態環境、新型產業等多個方面,展示了天全縣過去幾年綠色發展、特色發展、轉型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全文如下:
10月12日,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在天全人的朋友圈里“刷屏”: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雅安市天全縣“榜上有名”。
這一“中榜”無疑是對天全縣生態保護的肯定,天全縣堅持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加快建設生態經濟強縣。
建設生態經濟強縣,天全有獨特的優勢。地處二郎山東麓、青衣江上游,天全被譽為“川西走廊上的生態家園”,這里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主要區域之一,境內有大熊貓、水鹿、藏酋猴、珙桐等珍稀動植物76種,游客可觀賞到“百鹿舐硝”景觀,每年前來觀賞體驗的游客達到25萬人次。
天全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生態保護成績亮眼,森林覆蓋率凈增長3.8個百分點、達74.1%,穩居全國、全省前列。全縣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年均達347天,地表水水質保持國家Ⅱ類標準,近三年以來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持續保持全省前三。
此外,天全在雅安市率先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獲評“中國森林氧吧”,白沙河、二郎山相繼入選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喇叭河鎮入選全國最美森林小鎮100例,創成國家森林鄉村5個、省級森林小鎮3個。
建設生態經濟強縣,天全有投資興業的熱土。云浮青山,魚翔淺底。思經河畔,一眼直徑達20米的魚池里,兩名養殖場工人合力捕起一條重達100多公斤的鱘魚。條條大魚“游”出天全的富民產業。今年,天全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升級為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該園區年產冷水魚苗種3000萬尾,鱘魚等冷水性魚類300萬公斤,年產銷魚子醬24余噸,出口創匯近600萬美元,產量居西南第一、全國第二、全球占比達8%。輻射帶動產業關聯農戶1600余戶,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5元。
天全縣思經鎮水產現代農業園區被評為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將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優勢,水產只是天全現代園區建設的縮影。近年來,天全高標準規劃、投入園區建設,“一園三區多組團”園區布局持續優化,園區各類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累計建成園區面積9900畝,培育“四上企業”75家,2020年園區營業收入達75億元。
鏡頭轉向福鞍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二期現場,工人正在如火如荼忙建設。預計明年5月,新建成的4條生產線將全部達產。作為天全新材料支柱產業項目,通過推動產業向特色、綠色和集聚、集群轉型,項目圍繞上下游企業招商,致力于寧德時代形成產業鏈條,建成在西南地區有影響力的100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園。
天全綠色工業發展迅速。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積極搶占三大產業風口,持續壯大新型建材、先進材料、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集群,全縣工業實力顯著增強、工業企業量質齊升、新舊動能轉換提速,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園加快建成,安山鋼鐵獲評省級“綠色工廠”、進入全省民營企業44強,預計到2021年底,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36家、占全市9.8%,總產值達75億元、年均增速10%以上。
“紅軍長征在天全”,沿著這7個大字邁入紅軍村,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盡在眼前。依托紅色文化、特色優勢資源,天全開發紅色旅游和休閑農業精品線路,一座鄉村旅游型、生態自然型特色田園鄉村已然成型。錨定“成渝后花園,康藏橋頭堡”目標定位,紅軍村一二期項目全面建成、三期項目順利簽約,思經竹海漁鄉提檔升級,朗湖頤園、國醫館等康養綜合體項目相繼運營,二郎山紅葉節、冰雪節等活動成功舉辦,“三大物流項目”加速推進,天全正成為全國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和成渝西向的物流樞紐地。
未來,天全將以高質量建設生態經濟強縣為發展統攬,以建設川藏鐵路第一城“橋頭堡”和綠色發展示范市“先行區”為發展定位,不斷開創天全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譜寫高質量建設生態經濟強縣新篇章。(記者:薛維睿 張超 黃剛)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