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一對雙胞胎孤獨癥孩子的媽媽,福建泉州的陳美蓉注定要經歷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人生。陳美蓉嘗試給兒子們尋找未來獨立生活的希望,創辦了泉州首家自閉癥兒童康復機構,也開設農場、書屋、咖啡吧及“星青年”菜鳥驛站。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接納10余名“星青年”就業的菜鳥驛站。(據《北京青年報》)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孤獨癥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星星的孩子”長大后被稱為“星青年”。雖然自閉癥被納入精神疾病的范疇,但與很多人理解的“精神病”不同,自閉癥患者大多表現為語言障礙、社交障礙、刻板行為與智能障礙。自閉癥患者不僅自己生活在“精神的孤島”,也讓他們的家庭承受巨大壓力。福建泉州的陳美蓉因為自身經歷而深深理解這一點,所以她開設“星青年”菜鳥驛站,接納10余名“星青年”就業,不僅幫助這些“星青年”發掘了自身的勞動價值,也為他們提供了開展人際交往和融入社會的渠道。
實際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自閉癥這個群體,幫扶“星青年”就業的渠道也日益增多,但不管他們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理解、尊重與接納。以新聞中提到的“星青年”菜鳥驛站為例,無論是回答業主電話比較機械、難以隨機應變,還是找快遞比別人慢一些、容易引發業主情緒急躁,“星青年”在為業主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這就需要人們多些包容,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和體諒。對“星青年”來說,在菜鳥驛站工作、實現自食其力并非唯一目的,通過服務社會的方式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努力擁抱美好的大世界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對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邁出的每一步,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與鼓勵,這不僅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鼓足勇氣,也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文明進步。
關愛自閉癥患者,除了要多些理解、多些善意,更要通過制度設計、市場引導等多種手段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要通過宣傳讓更多人深入了解自閉癥,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善待自閉癥患者的氛圍,方便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更好地融入社會,感受到自己的社會價值,有更多的獲得感;要強化“弱勢補償”和公益資助的機制,給予他們更好的護佑和關懷。
關愛自閉癥患者,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也讓他們的家庭能被社會“溫柔以待”。說到底,自閉癥患者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平等對待,是在尊重、理解、包容、體諒基礎上給予的關愛與幫助。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xinhua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